丰田汽车

去年4月,丰田总裁佐藤浩交出了上任后第一个完整财年的财务报告。

丰田汽车2024财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财务报告显示,其营业利润为5.35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96.4%。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丰田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表现出色,而其传统燃油车仍保持强劲的盈利能力。

在财报发布会上,佐藤恒基反复强调“巩固地位是最重要的课题”;对于2025财年,丰田汽车预计营业利润为4.3万亿日元,同比下降19.7%。

几天前,有报道称丰田未来可能会在中国汽车市场采用比亚迪DMI技术(超级混合动力技术)。5月10日,丰田中国回应称,目前没有确切的官方消息,丰田与比亚迪的合作主要集中在BEV(纯电动车)领域,不涉及其他领域。

营业利润超过5万亿日元,中国市场销售额下降。

2024财年丰田汽车销售收入为45.1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1.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94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01.7%;营业利润为5.353万亿日元,同比大增96.4%;销售利润率为11.9%。丰田汽车表示,主要受益于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中心的电气化汽车销量增加以及高收益车型畅销带来的收入结构改善。

丰田汽车丰田的主要财务数据。图/车企官网

2024财年,丰田汽车(包括雷克萨斯、日野和大发汽车)总销量为1109万辆,同比增长5%;然而,丰田最初的销量目标是1138万辆,这也意味着丰田没有实现既定目标。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曲芳表示,丰田的大幅增长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日元贬值促进了丰田的整体利润,这是一个偶然因素。其混合动力汽车24.5%的增长是丰田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2024财年,丰田电气化车型(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为385.5万辆,同比增长35.3%,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提升至46.4%。

不过,丰田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呈现下滑趋势。丰田财报显示,2023年,丰田汽车(包括丰田和雷克萨斯)实现同比微增1.4%;不过,2023年丰田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1.7%。

在经营业绩方面,丰田在中国市场合并子公司的营收为1956亿日元,同比增长11亿日元,占丰田总利润的比例不到4%。从旗下合资公司的表现来看,广汽集团2023年财报显示,广汽丰田2023年销量为95万辆,同比下降5.47%;营收同比减少6.52%至1528.69亿元。一汽丰田尚未公布相关数据。

今年第一季度,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37.4万辆,同比下降1.6%;中国市场子公司合并收入为568亿日元。但在中国市场以asso权益法计算的投资利润为480亿日元,同比减少34%。业内认为,丰田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与其电气化步伐缓慢有关。柏文喜认为,自主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都对丰田的市场份额构成挑战。

利润预降的背后:丰田的焦虑不仅仅是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缓慢步伐。

佐藤恒基表示,“我们将面对丰田汽车闲置产能不足的问题,努力巩固我们的地位,这是未来增长最重要的事情。”面对2025财年,丰田给出了相对较弱的预期:丰田预计营业利润为4.3万亿日元,同比下降19.7%;预计净利润为3.57万亿日元,同比减少27.8%。

柏文喜认为,这与向电气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供应链、竞争加剧和大量初始投资等挑战有关。特别是,电气化转型需要大量R&D和资本投资,这可能在短期内给利润带来压力。此外,日野篡改排放认证、大发汽车在碰撞测试中作弊等丑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丰田。

“丰田发展中最大的焦虑可能来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俊豪表示,“随着全球范围内环保节能要求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各大车企都在积极布局和竞争。同时,中国品牌的竞争力和电气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可能会对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产生一定影响。”

上一财年,丰田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1.65万辆,仅占丰田全球销量的1%,远低于此前设定的20.2万辆的目标。

5月9日至5月10日,记者走访了环京多家一汽丰田4S店和广汽丰田4S店,发现bZ4X和bZ3均有不同程度的优惠。

一汽丰田4S店。摄影/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王林林

北京周边一家一汽丰田4S店的销售人员表示,bZ4X目前最高优惠可达7万元。“如果有置换且有补贴,分期包括0利率或0首付。”他说,“目前进店咨询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北京一家广汽丰田4S店的销售人员表示,目前该店只有一款纯电动汽车铂金4X在售,优惠幅度为5000元。如果是置换,还可以享受置换补贴。不过,该销售人员表示,“其实进店的消费者更容易看到汉兰达和凯美瑞等车型。”

曲芳表示,丰田一直将混合动力汽车视为核心。一方面,近期管理层仍保持传统汽车的发展思路,这也是大型传统企业转身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与日本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有关。他进一步表示,丰田近年来对电动汽车的态度有所改变,目前已在中国建立了专门的电动汽车R&D和生产基地;但从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和发展速度来看,无疑已经错过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佳阶段。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王林林

编辑范姜

校对吴兴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