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旗下12个品牌

自去年9月接替迪斯担任奥迪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以来,奥博穆首次以新闻发布会负责人的身份出现在奥迪股份公司。

不为别的,就是向投资者展示奥迪股份公司最近一年的工作成果和最新的工作计划。

本期《财报观察》将带您了解拥有10个子品牌的奥迪股份公司在2022年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大众旗下12个品牌

销量下滑,不要耽误赚钱

2022年,奥迪股份公司交付了830万辆汽车。尽管由于供应而出现了7%的下降,但在财务数据上却出人意料地突出。

其中,集团营收为279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069.9亿元),同比增长11.6%;扣除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为22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668亿元),同比增长12.5%;未计入专项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率为8.1%;息税后利润为158亿欧元,同比增长2.6%。

与老对手丰田相比,这份财务报告不仅销量增加,而且在赚钱效率和节约成本方面都很出色。还有一个背景。2022年,奥迪股份公司的研发总支出与去年相比增长了21.3%,达到189亿欧元。在巨额研发支出下,大众汽车仍能实现利润增长。什么是不言自明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去年供应形势不稳定,汽车业务的净现金流降至48亿欧元,与2021年相比下降了44%。然而,与此同时,大众汽车透露,该集团现在有近180万份订单有待交付。预计2023年汽车总交付量将增至950万辆,销售收入有望同比增长10%至15%,现金流状况将大幅修正。

一言以蔽之,“大众现在过得好,将来会过得更好”。目前,我们都在担心传统品牌的未来,担心它们在新能源转型中失败,而公众的信心来自哪里?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奥博穆反复强调的“十点行动计划”。

所谓“十点行动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奥迪ag在Obomou时代的最新转型战略。具体来说,这十个要点包括:规划周期、产品、中国市场、北美业务、Cariad、新的可扩展系统平台(SSP)、电池和充电及能源、出行服务、可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

这十点计划基本延续了大众之前的主要转型方向,部分计划的细节是为了纠正前CEO迪斯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瞄准风暴尖端的软件部门Cariad与Diss不同,Diss更喜欢在大多数软件领域进行自研。擅长团队合作的Obomu仍然选择汽车制造商最擅长的软件R&D外包和直接外部采购或合作的传统模式。

他表示,对于软件开发来说,放弃一些自主研发部分和外包可以加快开发速度。

在电气化转型方面,2023年,奥迪ag将推出多款重磅新车,包括全新ID.3、ID.7、ID。巴兹长轴距版、CUPRA Tascan和奥迪Q8 e-tron。随着新车型的推出,集团的目标是使纯电动汽车的交付量在2023年达到总交付量的10%左右(目前为7%)。

预计到2025年,全球售出的每5辆汽车中就有1辆是纯电动汽车。

奥迪股份公司认为,2022年纯电业务的增长部分归功于美国市场——他们在美国市场贡献了4.4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8.8%;此外,ID.4在北美的量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因此,在集团2023年至2027年180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中,北美市场和中国市场是两大投资重点,包括扩大北美市场的产品组合,如ID.7和ID。Buzz将于2024年首次亮相,北美独特的Scout品牌将于2026年交付第一批纯电动汽车。

在中国市场,重点是提高数字化和产品竞争力,包括此前成立的CARIAD中国子公司,以及与中国本土企业地平线合作开发辅助驾驶系统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800亿欧元中的68%将投资于数字化和电气化相关领域。它不仅表明了大众智能化转型的决心,也凸显了来自中国的技术支持玩家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剩余的投资计划中,150亿欧元将用于实施集团的电池战略,包括为新成立的电池公司PowerCo建设电池工厂。此外,集团还将继续投资于之前很少提及的最后一代内燃机,这意味着在2035年之前,内燃机仍将拥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以上是奥迪ag的一些概况,接下来将细分到各大品牌进行解读。

大众品牌:以数量为己任

作为集团第一大品牌,大众品牌全球交付456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55%),同比下降6.8%。不难看出,销量第一的大众品牌是拖累集团整体销量表现的“罪魁祸首”。

途观是大众品牌销量最高的车型。

尽管交付量减少,但优化的车型布局和价格策略仍使大众品牌2022年销售额达到740亿欧元,同比增长8.8%;扣除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增至26亿欧元(占集团利润的11.56%),同比增长18.2%。

大致大众品牌自行车的利润在4137元左右。相比之下,2022年,比亚迪的单车利润在8500元至9000元之间,而特斯拉的单车平均利润约为6.6万元。显然,在利润方面,大众品牌赶不上竞品,这主要与大众在电气化方面的巨额投资有关。它计划到2027年在电动出行和数字化领域投资约50亿欧元。

毫无疑问,电气化转型仍是大众品牌的首要目标。财报发布当天,大众品牌还发布了一款全新车型ID.2 all概念车,该车定位低于ID.3,基于大众MEBEENTRY前驱平台打造,续航里程为450公里。

量产车型将于2025年推出,在欧洲的售价将低于2.5万欧元。在中国市场,它的竞争对手估计是比亚迪海豚。如果价格能控制在13万以下,估计会给大众带来可观的增长。

据了解,大众品牌将在2026年前在全球推出10款新的纯电动汽车,包括即将推出的四款车型——第二代ID.3、运动型ID.3 GTX、ID。巴兹长轴距和旗舰纯电动ID.7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还计划在2023年推出多款燃油车,其中新款Atlas将在北美市场推出,维尔图斯、途观和帕萨特将在巴西推出。

言下之意,尽管电气化转型将是大众品牌发展的主旋律,但仍将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推出燃油车,这绝不是一刀切的做法。

奥迪:有轨电车非常赚钱。

在大众集团的布局中,奥迪集团旗下的奥迪、兰博基尼、杜卡迪和宾利品牌属于高端品牌,因此盈利能力会更好。

数据显示,2022年奥迪集团总收入达618亿欧元(占大众集团总收入的22%),同比增长16.4%。营业利润达到76亿欧元(占大众集团总利润的33.7%),同比增长近40%。营业利润率由2021年的10.4%升至12.2%,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达8.6%,集团毛利率达17.2%。

奥迪集团的利润为什么会暴涨?官方给出的理由实际上是纯电动汽车销量翻倍至12万辆,这再次印证了“外国品牌让电动汽车非常赚钱”的结论。

此外,宾利的营业和销售利润率在2022年升至20.9%的最高水平(2021年为13.7%),营业利润达到7.08亿欧元。这也对奥迪集团利润率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2023年,奥迪集团预测交付量将在180万至190万辆之间,而销售收入将创造690亿至720亿欧元的新纪录,经营销售利润率预计将达到9%至11%之间。

在产品方面,奥迪将发起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作为最重磅的产品,首款豪华纯电PPE平台车型奥迪Q6 e-tron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这款车也将率先在奥迪一汽新能源工厂投产。此外,为加速电气化转型,奥迪集团在内部规划了20多款纯电动产品。

保时捷:真正的利润奶牛

作为大众集团旗下真正的利润奶牛,保时捷在去年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后表现更加凶猛。

2022年,保时捷实现营业收入376亿欧元,同比增长13.6%;销售利润为68亿欧元,同比增加15亿欧元,创下近四年来最高营收表现,销售利润也创下历史纪录;2022年销售利润率为18%,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

这有多夸张?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保时捷去年为大众集团贡献了13.5%的营业收入和30%的利润。去年,保时捷的销售额仅占大众集团总销售额的不到4%,但其利润却占整个集团的近三分之一。

如果保时捷2022年在全球交付30.98万辆新车,2022年保时捷自行车销售的利润将超过2万欧元(约14.8万人民币),而大众品牌只有4137元。看到差距了吗?

从销量分布来看,中国市场已连续八年成为保时捷最大的单一市场,销量和收入分别占全球数据的30.1%和30.2%,这意味着每三款保时捷产品就有一款销往中国。

从车型分布来看,卡宴的销量和增量均为第一,而价格相对较低的Macan和718的销量略有下降。总的来说,汽车越贵,卖得越好。值得注意的是,先不看Taycan的销量。事实上,Taycan的总销量已超过10万辆。从它的价格范围来看,它的受欢迎程度不容小觑。保时捷还强调,Taycan的订单充足,产量下降主要受产能限制。

对于未来规划,保时捷透露Macan纯电版计划于2024年交付;718车型和卡宴还将推出纯电动车型;未来,保时捷还将增加一款定位于卡宴的纯电动SUV,基于最新的SSP平台打造。争取2030年整体,纯电动产品销量占比超过80%。

从各大品牌的财报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首先,纯电气化是奥迪ag最重要的战略,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第二,中国市场非常重要,一方面是销量,其次是在智力上赋予公众力量;第三,美国市场潜力巨大,应该大力开拓。

一切似乎都很美好。诚然,当燃油车空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时,大众确实不需要过于担心近两年的表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还会选择大众的电气化产品吗?或者换句话说,公众是否对其战略过于自信?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以大众为首的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举步维艰。纯燃油车受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混合动力车的挤压,更不用说纯电车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大众将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持其市场份额?

归根结底,激进的新能源战略使大众汽车得以跨过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这被视为一种过渡。事实上,市场对混合动力技术空仍有巨大需求,更强调智能纯电车。目前,大众汽车仍处于一知半解的水平。

两头不在岸,对公众来说无疑是尴尬的。据说大象很难转身,巨轮也很难转身。怎么感觉大众转身太快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