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汽车官网

北汽新能源汽车官网采访地点:上海车展现场

访谈主持人:胡恩平,BAIC新能源品牌与公关部总监。

自去年3月北汽新能源相继推出E150EV、王维307EV、EV200、ES210四款电动车型以来,产品销售情况可谓“供不应求”,全年销量达5510辆,不仅位居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也位居全球电动车销量前四。在全面扩大产能的同时,BAIC新能源在全新增程式汽车领域推出了新产品。对此,BAIC新能源品牌与公关部总监胡恩平向网通社透露:“我们有一个想法,我们仍然坚持纯电驱动,但我们也有办法兼顾其他技术,包括增加程序。”

网友们大家好,这里是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车展网通社直播间。这次采访由网通的网络视频广播平台UUTV和《车王》杂志联合进行。你可以在网络视频和杂志上同时观看这次采访。此时,BAIC新能源公关部主任胡恩平先生来到在线代理商直播间接受采访。你好,胡主任。

回答:你好。

网通社:在我们正式开始这次访问之前,您能告诉我们BAIC新能源和BAIC之间的关系吗?因为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这个相对独立的行业。

回答:是的,BAIC新能源是北汽集团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从2014年3月开始,我们通过国有股份制改制,由北汽集团全资企业变更为四家国有企业的股份公司。合资公司的成立是北汽集团新能源乘用车板块的一部分,也是BAIC的二级企业。

网通社:2014年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元年。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那就是BAIC新能源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带来了哪些新品,让网友们可以去现场一睹为快呢?

回答:好的,今天上午北汽集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这也是整个上海车展的首场新闻发布会。随着北汽集团在上海车展上的首次发布,我们也揭开了BAIC新能源整体展台的序幕,我认为这在本届上海车展上相当有趣。我们也欢迎观众和网友亲临现场观看体验。我们这次在BAIC新能源展上展示的是一套未来城市交通智能服务系统,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产品。我们展出的是一套面向未来城市出行的智能交通系统。我们的系统大致由几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个人旅行,我们称之为私人娱乐圈。然后还有一个家庭出行的智能系统,还有一个就是社会共享交通,比如租房,比如分时租赁,比如专车,比如小巴等等。我们系统的主体其实就是这三个模块。当然围绕这个主体,还有一些核心部分和我们的车联网有关,所以整个信息和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

网通社:你刚才说这个系统是“智行方程”的最新概念吗?

回答:是的,没错。这个城市智能交通生态的服务体系被命名为智行方程E=mc2,而这个概念是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推导而来。基于质能方程和我们的智能交通系统,我们将其命名为智行方程,它描述了未来的城市交通生态系统。

网通:我明白。乍一看,这个概念似乎需要我们消费者花一些时间来消化,因为如果有任何爱因斯坦,每个人都会感到特别深刻。但是经过你刚才的解释,就很容易理解了。事实上,近年来国家也不断出台一些关于新能源的利好政策。虽然去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但我认为每个品牌在实际销售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障碍。你觉得最明显的障碍是什么?

回答:其实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所以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肯定是充电设施,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目前,这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电动汽车不能在不充电的情况下出行。

网通:是的。

回答:与传统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问题要复杂得多,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那么,在充电设施的建设中,我们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充电地点和停车位,包括过程中的许多问题,这将涉及到跨部门的协作,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将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并且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我们参考,因此有必要由政府、社会、企业、消费者,当然还有新闻媒体共同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但我个人认为仍然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尽管这个问题在过去的一两年里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就是对新能源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误解目前应该还是存在的,而且还是比较普遍的。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企业、政府和新闻媒体需要对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大量的消费者教育和知识普及工作,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新能源汽车。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也没有频繁出现问题。因此,理解问题也是我认为必须克服的障碍。事实上,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到来,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

网通社:其实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觉得可能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事实上,只要有政策倾斜,就会刺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上海之前出现了激增,因此北京刚刚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即不限行政策。你认为这些政策会对销售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吗?

回答:肯定是,就是政府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以及在倡导这些新能源汽车普及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好的利好政策,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期会起到刺激作用,这是非常关键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对它非常重视,并且投入了很多资源,包括资金方面,包括各种政策的倾斜和支持。可以说,国家主要是考虑到新能源产业本身的发展及其所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功能,预测了它将面临的困难。如果前期没有这样的政策支持,没有政府倡导配套的发展环境,我们推进起来会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政策来生存。毕竟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同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政策的支持。企业乃至整个行业要有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有一定的能力。这关系到我们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政策效益的逐步下降,或未来政策支持的取消。新能源车企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

网通社:说到这个,其实我相信很多消费者不敢尝试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续航能力其实不如传统汽车。说到续航,其实有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开发增程式电动汽车或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事实上,我们看到BAIC新能源的E系列电动车都是纯电动的,那么我们未来的产品规划是否会朝着增程式的方向拓展?

答:是的,我们有一个让BAIC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想法,我们仍然坚持纯电动驱动,但我们也有办法考虑其他技术,包括你刚才提到的延长计划。我们已经为此做了一些准备,也推出了一些产品,但现在没有投放市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纯电动汽车零排放。纯电动汽车是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的一个主导方向,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终目标。目前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环境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所积累,我们在这个行业也有很好的优势。第二个方面,如果有必要采用其他技术手段,或者时机成熟时,我们也会考虑向消费市场推出相应的产品。但是,我想在这里多说一句话,强调一个概念,那就是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我们消费者可能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不够,只有100多公里和200多公里,这似乎比汽油车少了很多。其实我们不妨计算一些数据。事实上,在日常城市出行中,每个人每天需要依靠机动车出行的这部分里程实际上很少。基本上,我们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得到这个概念,即50对90对,这意味着50%的人每天的行程不到50公里,90%的人每天的行程不到90公里。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充电设施相对可用,一辆汽车行驶100多公里和200多公里完全可以满足日常交通需求,那么此时,纯电动汽车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当然,有些人会提到,如果我们使用汽油车,我们可以在周末或节假日行驶更远的距离。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在上海车展上展示的这套智能出行系统实际上强化了这一概念。我们在日常交通中有超过100公里和2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事实上,这完全符合要求,因此我们可以在旅行时使用自己的汽车。但是在周末和节假日,如果我们需要去更远的地方,我们可以租车旅行。现在城市交通拥堵,停车位资源有限,我们鼓励这种共享车辆资源的行为,这也是我们在上海车展上展出的这个智能出行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不必独自占据这辆车。现在这种互联网手段完全可以满足城市交通资源的共享。

网通:好的,最后一个问题。现在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那么BAIC在新能源或者这些方面,也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特征,做了哪些尝试或者创新呢?

回答:是的,互联网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我们认为纯电动汽车是与互联网融合最深的这样一个行业,所以这两年我们做了很多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营销手段上与互联网合作。另一方面,我们在产品技术上融入了更多的互联网思维。比如我们已经在市场上销售的EV200纯电动车型,我们在里面用了很多互联网的内容,比如我们的远程控制和车机互联。未来,我们将在互联网与汽车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更多的想法。这次在上海车展上,我们发布的内容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BAIC与乐视的合作。我认为这其中的核心在于互联网技术与汽车的深度融合,所以我们也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更好的互联网应用在汽车上的例子,给消费者和我们的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这将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还有一个方面。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重视互联网思维在企业运营和日常管理中的应用。虽然我们是制造业,但我们也需要提供服务。我们的目标和核心是为我们的客户、用户和消费者服务。我们的消费者,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比较年轻,容易接受新事物。甚至他们就是这样一群出生在互联网3.0时代的人,所以他们会希望自己的车辆能够体现他们喜欢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形式和表达。因此,互联网的这些技术对我们的纯电动汽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要求,我们也将在这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争取取得更多的成就。

网通社:好的,非常感谢胡主任今天为我们带来的关于北汽新能源的第一手信息。谢谢您们。

回答:谢谢。

共1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