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菲亚特的都是什么人

如今,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北京交管部门的统计中几乎没有私家车。从无到有再到普及,汽车以飞快的速度“开进”北京人的家中。

私家车很少见的年代。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车管所的所有统计表中几乎没有“私家车”。很少有社会名流真正需要它,只有经过特别批准才能拥有私家车。

上世纪50年代,北京街头跑的都是公交车,比如苏联的伏尔加、美国的大吉姆、别克和雪佛兰。

上世纪60年代,北京街头出现了一辆出租车。人们需要提前预约才能使用出租车,但每公里20多美分的车费足以让出租车司机心慌气短,除非“事关重大”,否则他绝不敢要求。在当时,乘坐汽车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高端消费。

后来,北京有了“212”(北京吉普)。草绿色的“212”是北京生产的准轿车,它已成为一种体面和时尚的乘坐方式。当时是基层领导或企事业单位的公务车。许多市民在“212”上获得了他们的第一次乘车体验。(2000年6月16日《北京日报》第9版《普通人的汽车梦》)

我不再买车了。

1978年以前,中国的私家车数量几乎为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纷纷拿着大口袋的“票”走进汽车贸易公司,询问个人是否可以购买汽车。面对改革中的新事物,相关部门请示后终于得到了“允许购买”的明确指示。此时,在中国的自行车王国,私家车真正开始发展并进入了一些先富起来的家庭。

1982年,在一项非正式统计中,北京有64辆私家车。

1984年,来自昌平北部的农民孙买了一辆汽车。

1984年,头号养鸡大户孙桂英(左一)买了一辆丰田汽车。图为她和家人在车旁拍照。李伟/摄

改革开放后,孙靠着党的好政策借钱养鸡。她家平均每年能卖出2万斤鸡蛋,年收入至少1万元,是北京农村第一个拥有万元收入的家庭。为了方便运输和做生意,一家人不仅花了1000多元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还花了7000元买了一辆二手丰田汽车,并与其他养鸡户合伙买了一辆小货车“121”。孙桂英后来回忆说,“我家当时买了一辆车。报纸上说我家是全国第一个买车的农民家庭。”(《北京日报》2004年8月12日第12版《邓小平与农村改革》)

1984年,警察正在对新司机进行实地木桩测试。刘颖怡/摄

1986年1月,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首次为私家车单独立项。因此,每辆汽车的汽车数量已达到759辆。到了年底,这个数字变成了1789!自那时以来,私家车的数量一直在增加:1987年底为2431辆,1988年底为3805辆,1989年底为5120辆。

最早开私家车的不仅有孙这样的农村专业户,还有文艺界、体育界的名人、企业经营者和个体经营者。

很多一开始买车的人都看好菲亚特126P。这辆车很小,因此有“母老虎”、“大鞋子”和“甲壳虫”等绰号。菲亚特126P刚推出时,市场零售价为8.9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是一大笔钱。

1988年,这个城市的一个普通市民花了几千元买了一辆菲亚特126P汽车,这在当时是大新闻。

1990年8月4日,日本报纸第2版《私家车的谐谑》评论说:“在中国现阶段,汽车已成为那些先富起来的人的最新追求。”“成千上万辆行驶在北京街头的私家车在地面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沿着他们的足迹,他们看到了我们国家和人民在改革发展道路上经历的各种矛盾、烦恼、欢乐和希望。”

普通家庭掀起购车热潮。

1998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第5版。

1998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第5版。

1998年12月24日《北京日报》第二版。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的普通家庭开始购买汽车。

第一批进入普通北京人家庭的私家车是经济实惠的“微面条”。有人说,微型车在当时的中国是“国民车”,而“微型车”在北京则是“街车”。以“微面”为代表的微型汽车在北京市场保持了每年20%以上的快速增长,其中80%销售给个人。

有人形容“微面”又薄又薄,其实它又大又爽快,自行车和大型彩电都可以放进去,窄巷小巷也可以自由进出。用它去上班,接老人去看医生,送他们的孩子去上学,并在周日留出足够的时间享受阿乐Er。“微面”价格便宜,辅料便宜,保养也便宜。北京人很现实,不奢侈。“微面”是小康之家触手可及的甜蜜水果。

为了改善住房条件,阿珍一家搬到了程楠的角门。乔迁之喜的新鲜感还没来得及品味,就催生了新的烦恼——出行不便。他们用多年来所有的积蓄买了相对经济的松花江“微面条”。新车回来的那天,全家人把车里里外外擦得锃亮,兴奋地在三环上跑了一大圈。从那以后,全家人都享受到了“微面条”带来的便利,包括接送孩子上下学、去远方开会以及周末去钓鱼。(1998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第5版《家里的私家车》)

后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微曲面”逐渐淡出了首都汽车舞台。

当时,北京汽车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国产汽车并不多,只有桑塔纳、捷达、富康、李霞、奥拓等品牌,但它们也演绎了许多个性化的汽车风景。北京有“男捷达”“女福康”的说法。捷达的方头、方脑和刻板的外观受到许多北京男性的喜爱,而富康的灵巧而美丽的水滴形造型尤其讨女性喜欢。

家庭购车热也带动了学车热。据该报1994年1月3日3版新闻《学考驾考已成为北京新时尚》报道,当年北京共有193所驾校,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考驾考需求。

到1997年初,北京有150万人拥有驾照。

1998年底,北京汽车市场非常繁荣。图为市民选车。黄文/图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私家车增长迅速。1998年12月12日,报纸的第五版“年底汽车市场繁荣”报道说:“就在几年前,媒体还在热烈讨论汽车能否进入中国家庭。在今年年底的汽车市场上,私人汽车购买量已占所有汽车销量的70%左右。”

当年年底,怀柔北部山区宝山寺乡的一位农民开走了县机电设备公司的一辆“松花江牌”面包车。这是他三年内在这家公司买的第四辆车。怀柔最大的汽车营销企业1998年销售的800多辆汽车中,82%由个人购买,70%的购买者是农民。

当时随着怀柔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点增多,客流量持续增加。富裕的农民购买汽车用于客运。仅在慕田峪,就有35名村民购买了汽车。(《北京日报》1998年12月24日第2版《农民变汽车大市场》)

1999年,北京私家车与公交车的比例达到1∶1,在中国主要城市中首屈一指。

汽车脱下光环,开始流行。

2001年5月24日《北京日报》第13版。

2002年11月7日《北京日报》第7版。

进入新世纪后不久,汽车进入家庭,迎来了节点性的变化。截至2001年4月底,该市私人轿车数量达到458,350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有417.6万户家庭,这意味着当时北京每百户家庭的汽车数量接近11辆。根据国际统计惯例,如果每百户家庭的汽车数量达到10辆左右,就可以作为汽车普及的标志。

“要不要买车”成了很多家庭讨论的话题。2001年4月,甚至梦想拥有自己汽车的王先生终于加入了私家车主的行列。他说,他最突出的感受是,在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有了汽车,城市变得更小了,开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都非常舒适。(《北京日报》2001年5月24日第13版《北京每百户家庭拥有11辆汽车》)

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各种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北京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2000年6月16日《北京日报》第九版。

截至2002年10月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88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18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为65万辆。

毫无疑问,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反映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当时,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当汽车价格是人均年收入的1.5倍时,往往会形成一个购车高峰。北京职工的平均年收入正在逐步接近这一比例。(北京日报2002年11月7日第7版《65万辆汽车开进北京家庭》)

在2007年北京车展上,经济型家用轿车成为主角。孙浩/摄

正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郊区农民也改变了消费观念。进入农场的汽车不再只是用于跑步和运输,而是变成了便利生活的纯消费品。2008年底,该市郊区每100户家庭拥有18辆汽车。“现在在这里花8万元买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很多口袋里有钱的车主都会买奥迪和帕萨特。”正在选车的大兴瀛海镇孙先生说。(《北京日报》2009年2月24日第4版《大兴农民正月里忙着买车》)

201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蓝皮书显示,北京平均每百户家庭私家车拥有量已超过60辆。汽车脱去了“身份”和“地位”的光环,恢复了“交通工具”的原貌。

如今,各种品牌和等级的汽车行驶在北京的道路上。各种车展总能吸引各种汽车制造商和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

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636.5万辆,其中私家车保有量497.4万辆,私家车保有量303万辆。汽车迅速进入寻常百姓家,扩大了人们的活动半径,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反映了这些年来人们生活的质的飞跃。

然而,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加也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加快道路建设,缓解交通拥堵,控制车辆增长,提高排放标准并加强停车管理…在享受车辆便利的同时,北京也一直在努力做好这些功课。

本期文字:侯莎莎制图:焦健

历史数据:鲍静集团图形数据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