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官网首页

【/br/]超过3000万辆!如此令人振奋的成绩凸显了2023年中国汽车的快速发展。无休止的内卷化和全方位的变革无疑让中国每一家车企都感受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尤其是对于“慢镜头”的合资品牌来说,抓住当下的转型机遇就是抓住了最后的生机。作为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合资车企,东风日产在成立20周年之际,以全新的起点开启品牌、技术和产品之路,彰显了“立足用户、拥抱时代”的坚定决心。01【/br/]“技术日产”的名号可以说是人尽皆知。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东风日产凭借在内燃机等领域的技术积累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时间流转,市场升级,行业更迭,不变的是对创新技术的不懈追求。站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东风日产高举“技术日产”招牌,坚持技术为先。【/br/]第二代e-POWER技术是东风日产参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的技术“杀手锏”。2023年5月,搭载第二代e-POWER技术的超级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琦君上市,彰显了日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这是最接近EV的创新电驱动技术,它使车辆的动力完全来自电机而不是发动机。发动机仅作为增程器为动力电池充电,并不直接驱动车轮。这样的设计不仅让用户享受到纯电动车的驾驶乐趣,还避免了充电烦恼和里程焦虑等问题。与此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的新核心领域,日产也宣布其在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日产生产的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几乎是现有电池的两倍,充电时间缩短为传统电池的1/3。按照计划,日产将在2024年启动全固态电池试点工厂,并在2028年前实现量产。强大的技术实力为东风日产进攻新能源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使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力。以创新技术为基石,东风日产不断提升系统能力,必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不可或缺的引领者。02【/br/]加速迭代,完善产品谱系。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东风日产将在2023年不断完善新能源产品体系,并加速向市场推出各种技术路线的新能源产品,反响不俗。在加快新能源转型的同时,东风日产也没有忽视燃油车的市场需求,坚持燃油、纯电、油电混动三大动力路径并行发展。去年3月,东风日产凭借超级混动电驱轩逸打响了新能源转型的“第一枪”。轩逸搭载日产第二代e-POWER混动系统,售价低至13.89万元,颇受消费者喜爱。作为东风日产销量的主力军,轩逸汽车2023年累计销量达377957辆,蝉联2023年中国燃油车市场销量冠军,连续四年蝉联该称号。在依靠超级混合动力电驱动轩逸尝到电驱动的甜头后,东风日产推出了超级混合动力电驱动琦君。这款车一上市就卖得很好,仅20天就有5612名用户。随后,东风日产纯电动汽车ARIYA ARIYA焕新上市,推出了售价19.99万元的ARIYA 500。ARIYA ARIYA车系是日产的电气化转型之作,也是日产在中国市场进军新能源领域的首次尝试。在去年的日本移动出行展上,日产以五款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生活场景的Hyper系列纯电概念车展示了其转型新能源的决心,表明了日产在技术应用和产品布局方面的前瞻性探索。此外,在燃油车领域,东风日产不断创新。去年广州车展期间,东风日产全新中大型SUV探路者正式亮相。海外探路者已经积累了38年的海外历史。经过四次迭代,它已经取得了近200万辆的销售记录,尤其是在海外市场。为了进入中国市场,探路者在外观、空和舒适性方面进行了进阶,以“目前日本唯一拥有六大家族的旗舰SUV”的定位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今年一季度,探路者将正式上市,这必然会在燃油车市场引起轰动。未来三年,日产品牌将推出四款本土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轿车和SUV,并提供纯电动和混合动力。首款新车将于今年推出。03【/br/]重塑品牌坚定转型新能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计,2024年和2025年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环境将更加内卷化,进入新的内卷化模式。未来两年,中国不仅在销量上保持领先,在技术和规则定义上也将保持领先。可见,中国市场必然是各大车企新能源转型的“必争之地”。要想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转型战,先进技术和产品迭代的背后是品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坚定转型新能源的决心。去年广州车展前夕,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DNA+ Plus”战略,将“以中国资产、中国速度、中国标准探索全球竞争”。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山口武表示,“DNA+ Plus”战略指引了东风日产的新征程。作为助力实现新战略目标的中坚力量,东风日产坚定“在中国,为中国”的信念,锻造合资最强体系,全力征战新能源。路漫漫其修远兮,前路艰难,但东风日产并不缺少同伴。经过20年的耕耘,东风日产凭借全覆盖的产品阵容获得了超过1500万用户的信赖。尽管风浪凶猛、内卷化严重,但坐拥超1500万用户作为后盾的东风日产,凭借多动力技术和全系列产品,必将成为合资车企新能源转型的“排头兵”。文字:张译文编辑/版式:蒙奇

给小编加个鸡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