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后期真的毛病多吗

车辆年龄增长后“小毛病”越来越多?国产车更严重?

汽车实际上是复杂的机械产品。一般每辆车都有上万个以上的零件,因此某些零件发生故障并导致一些“小故障”是正常的。那为什么这些“小毛病”会随着年限的增加而增多呢?为什么国产车比合资车多?

1.有些零件在设计时就是易损件。

首先,汽车的可靠性开发有一套流程体系,从整车级到系统级再到零部件级逐级开发。基础条件针对整车质保政策,如三年10万公里以上。当然,汽车大多数零部件的设计目标都远远超过了这个时期,这意味着核心部件的寿命和可靠性无需担心,并不是说汽车到了车龄极限就一定会发生故障。但是,由于每个零件的结构、材料、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不同,有些零件也被定义为易损件,例如保险丝、火花塞、电池或离合器片,这些易损件的寿命相对较短。例如,一些制造商要求在1万公里内更换各种滤清器,即正常保养,并要求在2万公里内更换火花塞。

国产车后期真的毛病多吗

2.制造过程也可能为“小故障”埋下隐患

设计完成后,就制作完成了。汽车零部件来自各大零部件厂商,各零部件厂的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工艺水平和生产线管理水平差异很大,因此不同厂家生产的相同零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也不同,具体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例如,零件厂在生产减震器时,如果基础环保工作没有做好,一些灰尘或杂质很容易封装在减震器中,这将容易导致减震器后期出现漏油等现象。

其次,主机厂的组装工艺。如果所有的子系统都能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组装,那么整车下线后,车内的一些应力会很小,磨合期的损伤会更低,故障率也会更低。

3.“小故障”也与驾驶习惯和使用场景有关。

谈完设计和制造,最终还是要落到用户的使用层面。每个人的驾驶习惯和使用场景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有些人在驾驶同一辆车的后期故障率可能很低,而有些人的故障率很高。我们以大众的干式双离合为例。据说大众的干式双离合故障率很高,但有些车主行驶10万公里没有问题。干式双离合的故障点主要在于机电单元和离合器片,随着公里数的增加很可能出现问题。而干式双离合损失最大的工况是长期半联动、低速挡来回切换,对应的是市区堵车。因此,在这种使用场景下,干式双离合可能在几万公里内出现问题,但如果用车场景变成高速或国道没有最大磨损,其故障率也会降低。因此,一些“小故障”与车主的驾驶习惯和工作条件有关,并不是“绝对的”。

早期的国产汽车有许多小毛病,但现在好多了。

“小故障”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上述三种情况,即设计、制造和后期使用。早期国产车小毛病多的主要原因在于“设计”。刚才提到厂家在设计时有一套“可靠性开发系统”,这个系统有一个指标。比如正常工况下,起动机工作3万次,内部转子就会损坏,而这个“3万次”就是指标,但这个指标不是随便标注的。经过用户实际使用路况和操作的多次模拟。然而,早期的国产汽车存在许多小故障,即这些指标没有进行这些“测试”,而只是直接复制了其他制造商的现有“系统”。但是,如果一个系统对应一个车型,同一系统放在不同的车上,车辆的可靠性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它可能会变得更好或更差,这不是因为产品不匹配,而是因为后期的“小故障”是自然的。当然,目前大多数自主品牌都有自己独立的系统,“小毛病”越来越少。

因此,“小故障”对于一辆车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后期的使用。

(文/泽宇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