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4款新能源车

大众汽车4款新能源车车东熙(微信官方账号:车东熙)

作者|鹏鹏

编辑|果汁

11月6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于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为期五天。奥迪公司(中国)和各品牌携五款新能源汽车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其中包括一款亚洲首发车型。

奥迪股份公司在中国遵循“2030目标”,到2030年,该集团计划推出30多款纯电动汽车。软件公司CARIAD China带来了其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创新模拟器“元创魔方”。

奥迪股份公司(中国)加快了在中国的电气化改造,加深了与中国的紧密联系。大众安徽将于今年投产,预计2024年初新产品将在安徽下线。

一、纯电研发平台支持 多款新车型亮相上市

大众首款纯电动汽车ID.7将于2023年正式交付。作为ID家族的全新旗舰,大众ID.7 VIZZION将ID家族拓展到了B级纯电动汽车细分市场。这款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汽车采用空空气动力学设计,可以优化能效,延长续航里程。

大众id . 7尺寸

大众MEB平台的全称是模块化电驱动平台,专为纯电动汽车打造,为大众汽车的电动化转型奠定了技术基础。MEB平台可以支持不同车身类型的纯电动产品的高效研发,尤其是大众ID。家庭。同时这款车长近5米,轴距近3米,内饰空相当于C级车。

大众汽车一直深度参与中国本土化,其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车奥迪Q6 e-tron首次在中国亮相,这将是大众汽车基于PPE平台和全新电子架构的首款产品。

奥迪Q6电子加速器

奥迪方面表示,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及其工厂是奥迪在中国的第一个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目前,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预计2023年底完成基地建设和设备安装,2024年初开始PPE平台型号的预生产。

保时捷以“明天的呼唤”为主题,于2023年首次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今年,保时捷带来了两款具有代表性的电气化车型——超级概念跑车Mission X和新款Cayenne E-Hybrid Coupé。

保时捷

电动出行是大势所趋,也是保时捷面向未来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2030年,保时捷将力争纯电动汽车占新车交付量的80%以上。纯电动Macan将于2024年投入市场,新一代718计划于2025年以纯电动形式推出,随后是卡宴的纯电动版本。

二、新燃料 新科技 新线路

在新燃料方面,保时捷表示将全面实施其“双E战略”,即通过eFuels为内燃机车型提供动力。2022年,保时捷及其合作伙伴在智利投资的eFuels合成燃料试验工厂投产。

自2022年12月起,eFuels燃料开始持续生产,正式进入工业量产阶段。与此同时,保时捷正与合作伙伴一起研究direct 空气体捕获技术DAC的开发和应用,并计划将其与智利的eFuels试验工厂整合。

在智能驾驶舱方面,2023年初,CARIAD中国首次在“元创魔方”上安装了“彩虹”开放编辑的功能。在本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CARIAD China带来了“Gamebase”新功能和全新的人机一体化界面,是与手机厂商vivo联合开发的。

卡里德

奥迪公司也提供充电解决方案。在本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期间,展出了四款不同的充电产品,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充电需求。

480kW大功率充电桩可为车辆提供每枪480kW的最大输出功率,可为车辆充电10分钟,实现续航300公里。120kW/180kW DC充电桩为双枪模式,可满足多用户充电场景,保证高效充电。30kW DC充电墙适应性强,7kW交流充电墙箱应用于家庭充电场景。

截至2023年10月底,大众已在中国建成1341个超级充电站,充电终端突破11574个,覆盖199个城市。累计为300多万电动车车主充电次数达到1447万次。以长三角地区为重点,大众汽车共建设了341个充电站,推出了2938个充电终端。

奥迪股份公司(中国)充电解决方案

充电线路方面,截至10月底,大众已开通地下充电线路70余条,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今年7月,奥迪(中国)宣布与一汽大众联手,共同向Camace增资约8亿元人民币,加快充电网络布局。计划到2025年,该集团将建设超过17000个充电终端,覆盖中国大部分城市。

结语:长期以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是中国的友好伙伴

2018年以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作为最大的参展商之一,德国奥迪公司也连续六年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

奥迪股份公司(中国)执行副总裁、公共事务和合资企业事务部负责人刘云峰博士表示:“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中国正在引领全球汽车行业的变革。基于全面的‘2030目标’,我们构建了坚定而清晰的未来愿景,指引着集团‘在中国,为中国’的创新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