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ev

024年元ev"

随着比亚迪E平台下王朝网和E网两条主线的加速布局,陆续迎来了多款热销车型的落地,换新能源车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了不少。今年一季度来的比亚迪元EV535就是其中之一。凭借比亚迪e平台优势,小型SUV元系列也在6月斩获6566辆,上半年共为比亚迪贡献4.35万辆。

今年3月底上市的元EV535续航里程不仅比元EV360大幅提升,新内置的DiLink系统和自适应旋转大屏也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力。另外,今年4月底,我的同事也在元EV535上进行了一次实地试驾体验。那么这次开这辆A0纯电动SUV会有什么感受呢?

电池方面,元EV535搭载比亚迪全新三元锂电池,容量53.22kWh,综合工况续航里程410km。此外,元EV535电池组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更高的能量密度有两个好处:一是减轻电池组重量,提高电池寿命;二是获得更高额度的补贴。

元EV535的充电口位于前格栅内部,充电盖需要在车内按下按钮才能打开。右侧是快充界面,快充模式下1.1小时即可充满,30% -80%电量需要30分钟;左侧接口为慢充口,慢充模式下电池充满电需要9小时左右。

在实际驾驶体验中,起步阶段的动力响应比传统内燃机更灵敏,整体动力输出是一种很线性的感觉,但无法和加速的强烈推背感相比。毕竟A0纯电动SUV的定位是作为基本的城市通勤。

作为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至关重要。元EV535的动能回收比较软,不像其他新能源车,即使回收强度调到最低档,依然会有强烈的拖地感,需要时间适应,但是需要时间去发现和掌握它的回收强度和最佳的降速时机。

经过一段时间的低速跟车爬行,驾驶员EV535可以明显感觉到制动感也比较线性和均匀。当油门踏板从静止状态下踩到底时,由于软悬挂调校,其抬头略明显但在可接受范围内,动力不突兀,驾驶舒适性还是不错的。

我们知道,比亚迪EV360在底盘结构上采用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结构。但从袁EV535的实际驾驶和骑行体验来看,还是侧重于家用和舒适性训练的方向。这个价位的A0纯电动SUV在底盘悬挂结构布局上也是正常运行。

虽然在外观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其实袁EV360和袁EV535在很多细节上是有区别的。其中,虽然大灯组的样式没有改变,但元EV535将大灯光源升级为矩阵式LED大灯,在产品力上有了不错的提升。

此外,该车前包围两侧的雾灯被L型镀铬装饰取代,上方还布置了两个前驻车雷达。

车身尺寸方面,元EV535的长宽高参数分别为4360/1785/1690mm,轴距为2535mm。此外,悬浮式车顶、侧裙饰条和棱角分明的腰线进一步提升了新车的时尚性和运动性。

在后视镜上,比亚迪EV535集成了LED转向灯设计,造型也是典型的比亚迪家族式风格,上半部分分为黑色,下半部分搭配同色系的车漆。

车尾的设计还是比较简洁的,整体层次感鲜明。其中,车尾周围有轮廓清晰的镀铬饰条。整体来看,车尾的造型还是比较饱满的,D柱的EV logo和经典的“小书包”造型也让它保持了较高的辨识度。

此外,在新车尾部的左右角还贴上了比亚迪、袁、EV的字样,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也再次提升了尾部的视觉平衡感。

相比元EV360,元EV535在内饰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内饰中控台取消了很多实体按键,增加了这块“众所周知”的比亚迪10.1寸自适应可旋转大屏。这个大屏实现了比亚迪化繁为简的设计风格,整体看起来更加简洁规整。

整个中控台,线条简洁明了,层次感很好。中控台的布局和镀铬装饰包裹的圆形出风口,基本体现了元EV535在内饰上的多元表现。

这个多媒体系统的操作逻辑和体验大家都很熟悉。内置的智能互联车载系统比较好用,百度地图等一些实用的基础配置也比较直观。另外,它的显示效果和操作流畅度在同价位的市场中还是值得称道的。

此外,在中控台下方和排挡后面,也有储物槽,方便存放一些小物件。两个U口和一个12V电源插座也能满足日常手机充电需求。此外,控制空音不仅可以通过车内旋转大屏操作,还可以通过位于吧台区域的物理快捷键操作。

软座可以为后排乘客营造更加舒适的乘坐环境,但是头枕和扶手功能并没有设置在后排座椅中间,后排座椅U充电孔的设置也可以满足大多数普通家庭的乘坐需求。

由于定位于A0纯电动SUV,比亚迪EV535在后备箱的表现比较常规空,侧面开门的方式比较特殊。此外,将后排座垫翻上来和椅背按比例放倒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扩大对后备箱的需求。

▲储物间空 ▼乘车间空

编辑说:虽然是比亚迪“王朝”家族中的入门级车型,但从这次综合体验来看,比亚迪并没有忽视元EV系列的重要性。新推出的元EV535不仅续航里程大幅提升,操控性能、内外设计、综合配置也为整体实力加分不少。在补贴已经退出的市场环境下,比亚迪EV535也将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未来,元EV535能否继续坚守在热销一线,还需要消费者进行最后的检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