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他们将杀死世界上大多数汽车公司”。在今年4月的一次电话沟通会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
当他发表这番评论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超过50%,而一年前只有33%。自主品牌在国内发起的猛烈攻势,动摇了燃油车的霸主地位。
对高端汽车品牌的冲击尤其明显,不得不以价格换数量。很多豪车经销商为了清理库存,不得不以近五折的价格卖车,终端价格已经跌破20万元。乘联会公布的数据还显示,今年5月,外资豪华车品牌零售额同比下降4%。
传统豪华汽车公司失去的市场份额正在被中国汽车品牌迅速补充,其中M9是一个代表性的车型。据车界官方数据,这款由华为联合合作伙伴打造的旗舰SUV车型,自去年12月上市以来,销量已突破10万辆,5月份交付量达到15875辆。
目前M9已经连续9周,无论车身形态还是能源形态,都是50万以上豪华车国内车市第一。不出意外,今年将取代宝马X5,成为50万元以上最畅销车型。
过去几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浪潮逐渐在中低价位市场迅速蔓延。现在,随着华为等智能技术的强势进入,车企得到了赋能,自主车企也向高端车市场发起了强势冲锋。M9的达成无疑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当然,瞄准50万元以上市场的玩家也不少,各种机型层出不穷。M9为什么鹤立鸡群?
豪华车市场格局,将被重塑
当华为董事总经理余承东说华为不做20万元以下的车型,只做价值卷起的时候,就已经为华为汽车业务梳理了发展脉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目标只是中高端汽车市场。
这当然不是一场容易的战斗。乘联会数据显示,20-30万元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从2018年的8.5%攀升至2023年的16.3%。销量的增加意味着这个价格区间的竞争对手很多;2023年3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294.2万辆,占市场份额13.5%,竞争压力不小。
但余承东也信心满满。他背后是华为庞大的技术池。华为的智能驾驶和鸿蒙系统驾驶舱已经成为业内教科书级的存在,被业内车企纷纷模仿。尤其是ADS2.0这种可以全国开,开放所有道路的高级智能驾驶系统,今年3月全系推,而同行车企要到第三季度才能交付类似功能。
届时,华为将推出下一代智能驾驶系统ADS3.0,换句话说,华为在智能驾驶方面已经领先业界一代。
有这样的技术潜力,华为的鸿蒙系统智行自然有实力争夺高端车市场。
目前,华为已与塞莱斯特、奇瑞、BAIC三家车企深度合作,推出文捷、智捷、项杰三个鸿蒙系统智行品牌,并上市四款合作车型,覆盖20-60万元新能源汽车市场。此外,华为和JAC也宣布了合作模式计划,这是指百万美元的豪华汽车市场。
《文洁新M7》是鸿蒙系统知行的代表作。去年9月上市后,文杰新M7在一个多月内就获得了7万多台订单,证明了华为加持的鸿蒙系统智行车型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随后推出的M9,以超过55万元的均价,两天拿下2万多个大单,证明了鸿蒙系统智行的成功并非偶然,也宣告了华为成功进军高端汽车市场。
这与华为过去十年汽车技术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已经拿出了车辆云、车辆控制、智能驾驶、驾驶舱、车辆照明五大技术,构建了完整系统的技术储备。
华为2023年年报显示,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以来,华为在R&D的投资超过300亿人民币,其R&D团队达到7000人,在R&D的投资远远超过中国大多数一级市场。
M9体现了R&D的巨额投资,这是一项无处不在的独特技术。
在智能驾驶舱方面,世界上的汽车可以配备10块屏幕,全部配备鸿蒙系统4,可以实现多人多屏多设备交互的革命性体验。
车载智能助手小易进一步升级。在模型的赋能下,小易可以提供实时信息和百科知识。同时,小I还具备语音交互能力,全车六座免唤醒,可以识别每位乘客的身份和坐姿,精准回答,提供个性化服务。
为了保护乘客的隐私,M9还配备了隐私隔音罩。据余承东介绍,开启隐私声屏障功能后,可避免第二排乘客90%的对话信息被司机听到,并可通过跟随主司机的头部运动自适应屏蔽语音。
智能驾驶技术是华为与其他对手拉开距离的武器。
目前华为已经发布了高级智能驾驶方案ADS3.0。与上一代相比,ADS 3.0采用了神网,可以在识别异常障碍物的基础上,提高对场景的理解能力。
通过PDP网络,华为可以实现预决策,规划一个网络,将调控之间的信息无损耗传递,最终实现更精准的感知,更像人的决策。
据悉,ADS 3.0可以实现智能驾驶到任意车位和路线,无需记忆车位和路线。同时增加了泊车功能,车辆可以自主返回车位。
华为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自然带动产品销量增长。金曾表示,全球70%的用户选择了华为先进的智能驾驶套餐。根据赛利斯发布的产销公报,2023年该系列累计销量为106,703辆。这意味着全球至少有7万用户使用华为先进的智能驾驶功能。
今年4月,汽车行业咨询公司蓝捷路针对首批M9车主进行了新车用户画像调查。90份有效调查样本将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品牌、安全和舒适列为促进购买的原因。其中,40%的用户表示,如果M9不发布,他们不会买车。
在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车竞争中,比拼智能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较早有大布局的华为,已经做到了技术领先。M9的高销量意味着华为正在重构高端汽车格局。
安全+科技,智能车时代的豪华基因
在高档车市场站稳脚跟并不容易。燃油车时代,国外传统车企通过先发优势掌握产品定义权,用百年品牌营销塑造用户认知,牢牢守住豪华车市场头部位置,收割了20多年的牛奶和蜂蜜。
但这种模式并非不可动摇。消费从来都是被时代塑造的,同时回应时代。
传统豪华车建立在发动机马力和尺寸基础上的品牌等级体系,在电动时代早已瓦解。20000转的发动机即将成为电动车的标配,加速性能早已溢出。4秒破百的成绩早就有了,20万级别的国产电动车早就有了。同时,电动汽车也会带来空油汽车无法比拟的优势。
进入智能电动车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高端汽车价值体系:绿色节能成为时代主旋律,科技豪华成为新的奢侈品。安全和智能也成为新的产品价值信念。
起源于中国的智能电力工业系统也正在中国成长。中国的电池企业常年在动力电池装机量上位列全球前五,而中国的智能汽车技术团队、工程师和产业土壤同样独树一帜。
换句话说,在新的豪华车时代,有一个从品牌价值内涵到背后产业基础的转变。传统豪华车企或许已经看到了时代的风雨,但不仅难以克服组织惯性,也难以马上颠覆旧有的利益格局。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传统豪华车品牌宣布延缓电动车投资,保留燃油车基本盘。然而,也正是在这半年时间里,M9拿下了超过10万的大单。对手的懈怠就是华为的机会。
以M9为例,华为为其注入的核心灵魂是安全技术。
尤其是主动安全方面,M9的前向静止车AEB的主动制动速度最高可支持120km/h,涵盖了人类驾驶和智能驾驶两种场景。横向支持40-120km/h主动避障,向后支持1-12km/h主动制动,大大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基于华为的软件优势,其电池云BMS技术通过AI智能学习,设计了主动预警、主动散热、毫秒断电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电池安全性。
更重要的是,华为的杀手锏——智能驾驶广告,也将提升整个驾驶过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根据华为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华为ADS智能驾驶总里程已超过3.8亿公里,其中智能驾驶里程占比35%。同时,华为高级智能驾驶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支持全国4万+城镇。
随着后续机型的发布,华为将推出ADS 3.0应用。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执行官金介绍,从明年下半年到明年第一季度,智行车型可以在不升级硬件的情况下,将智能驾驶功能升级到ADS 3.0。
要知道,智家的研发投入单元是1亿起步的,大部分传统豪华车企还是依靠外部供应商提供解决方案。双方沟通合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很难快速跟进华为智家的推出速度。
另一方面,华为鸿蒙系统智行可以建立完整的数据闭环能力,通过大量的道路数据里程积累训练,加速智能驾驶功能的迭代。
更何况,当端到端、大规模的机型陆续应用于量产机型时,华为的技术优势会更加明显。余承东已经宣布,今年6月,华为art Drive的云学习和训练的计算能力提升到3.5FLOPS,是行业第二名和第三名计算能力总和的两倍多。
毫无疑问,高端车正在进入智能豪华的新时代,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凭借其技术积累和组织效率,将像穿越无人区一样冲击高端车市场。
即使面对在R&D同样贵,并且已经上了端到端自动驾驶的特斯拉FSD,华为也有恃无恐。在华为智能驾驶团队多次体验和测试特斯拉FSD后,余承东表示,“我有信心在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后,在竞争中击败我的竞争对手”。
这是华为的一贯路径,投入巨大资源实现技术领先,同时围绕用户价值奠定高端旗舰市场地位。
卷价值,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路径
更多鸿蒙系统智行的新车型即将面世。从华为公布的信息来看,华为分别与奇瑞和BAIC合作的智捷R7和尊享S9智能选装车型将于今年9月和8月上市。
两款车分别定位为轿跑SUV和豪华行政轿车,是华为在两款全新车型上的首次尝试,将弥补鸿蒙系统智行产品矩阵的空空白。凭借华为强大的技术赋能,两款车型将抢滩30万以上豪华车型的各个细分市场。
包括M9在内,华为将形成三款高端车型的阵容,并从SUV和轿车两款热门车型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华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多面出击,取得了一定的销售成绩,也吸引了更多车企与华为进行深度合作。据余承东透露,很多车企表达了与华为合作的意愿。但由于资源和团队规模有限,华为目前的重点是现有的四个智能选车示范项目。
这也暗示了很多车企不愿意陷入价格战,试图以技术为跳板寻求新的销售机会。
在中国汽车产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很少有汽车企业进入高端汽车市场,缺乏相关的市场和产品定义经验。华为在手机领域多年的经验已经成功应用于汽车产品。
一个例子是,2023年9月,华为推出高端旗舰手机Mate60系列。即使把起步价拉到5499元,手机依然一机难求,多次带动华为手机供应商限制库存,可见华为对高端产品的定义有很好的理解。
在汽车方面,华为也有独特的追求。据悉,华为不对汽车业务员工设定KPI,而是专注于为用户创造体验价值,集中资源,通过用户体验无限放大产品价值。
所以全新版新M7的Ultra上市20天不降价,抢了3万单,再现了8个月前新M7首次上市的成功。
无论是热销的车系列,还是随后的智能选车产品,其价格从未低于20万元,且呈逐步增长趋势。背后是华为对产品价值的绝对自信,凝聚了无数的技术资金和时间投入。
当然,只有不断提升产品价值,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中国的汽车基础才能足够稳固,才能进入广阔的国际舞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