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jeep2700

北京jeep2700

从1984年1月15日,中国第一家合资车企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到中国汽车市场敞开大门拥抱世界,已经过去了40年。回顾这40年,或许此刻的亲历者们都无法想象,中国早已成为世界领先的汽车大国,无论是产量、销量,甚至是出口量都位居第一。40年的巨变,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接下来我们就来分享一下1984-2024年间曾经红极一时,昙花一现,或者今天持续火爆的合资品牌及其车型,看看哪些是你的第一辆车,哪些是你家庭中的重要伙伴。

北京吉普从1984年起步,先说一下北京吉普的过去。其实我们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分享车辆的时候,已经详细写了北京吉普切诺基的国产和后续发展,这里就不赘述了。详情可以参考当时的两篇文章:

首款合资SUV ——北京汽车博物馆老爷车(13):切诺基。

首款合资SUV ——北京汽车博物馆老爷车(14):切诺基旗下

这里我想分享的是合资公司从筹备到成立,到各方博弈和纷争,再到稳步发展,最后从Jeep到奔驰的过程。事实上,当时没有人知道如何经营合资公司,所以除了引进技术,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很大一部分意义是为后续各大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做一个引路人。即使水很深,他们也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是吗?

北京吉普汽车公司是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但严格来说,并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合资企业。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就开始与苏联、东欧国家探索“同股同权”的合资模式,建立中外合资企业。1950年至1951年,中苏先后成立了中苏民航空股份公司、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中苏有色和稀有金属股份公司、中苏船舶修造股份公司。1951年6月,中波海运有限公司成立。此外,还成立了国有投资公司来吸引海外华人资本。这些都是建国初期对合资企业的探索和尝试。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意识形态和,利用外资建立合资企业的渠道已经完全关闭。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重新打开了外资进入中国的大门。至少有一个基本的法律和制度基础,但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1978年10月,时任通用汽车董事长的托马斯·墨菲(Thomas Murphy)访华,在与二汽就引进重卡技术进行讨论时提出了“合资”,翻译成中文就是合资企业。中国代表团虽然能理解这一提议,但感觉实现的可能性不大,谈判最终无果而终。但邓小平在汇报谈判情况后,在简报中合资企业内容旁作出了“合资企业可以办”的指示,为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道路。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正式成为共同发展汽车工业的法律依据。

BAIC与当时的AMC(美国汽车公司)的合作始于1979年初。当年1月16日,AMC公司美国代表和沈(留美企业家,推动北京吉普合作项目的关键人物)来到北京,开始与北京汽车厂商谈合资事宜。曲折的过程开始了:

首先,谈判过程漫长。在双方沟通的初期,中美之间的沟通并不顺利。对于注重工作效率的美国人来说,中国代表团谨小慎微,层层汇报的方式似乎不可思议。当然这也和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意识有很大关系,很多事情不是企业自己能决定的。只能每天晚上整理会谈内容,第二天向政府部门汇报,得到意见后再谈,等等。经过几轮谈判,我们终于有了一些结果,但一机部不敢擅自作出决定,把BAIC的报告上报了国务院。最后,六国副总理作出指示,同意继续与美方深入沟通。

合资公司的股比也进行了分割。美国提出以其专利技术投资800万美元,中国也提出以当时正在生产的212型作为技术对口投资。在当时的美国代表眼里,212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因为按照80年代初的眼光,212其实已经落后世界汽车主流技术水平至少20年了。最终,BAIC以厂房、设施和现金出资660万美元,占总股本的68.65%,而AMC以产品技术出资800万美元,占总股本的31.35%,总投资1.5233亿美元,合资期限20年。

在谈判之初,BAIC的主要目标是利用AMC的先进技术和生产方法改进212型号,并推出合资公司的新产品。然而,无论是技术水平、生产工艺还是质量管理,BAIC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都是巨大的,提出的方案自然落后于主流水平。最终用了四年时间,以CKD的形式组装AMC的汽车产品(对于AMC来说,零配件组装比合资开发更省时,利润也更高)。但有利的是,组装车型从切诺基第一代车型CJ(当时即将换代)换成AMC刚刚投放市场的切诺基第二代车型XJ。

1979年1月至1983年5月,经过4年多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同意合资。1983年5月5日,BAIC与AMC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合资总合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出席了签字仪式。6月1日,北京吉普公司总承包合同和公司章程正式获得外经贸部批准。8月8日,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了北京吉普公司的注册申请。经过近半年的紧张筹备,1984年1月15日,北京吉普公司正式开业。波折仍未结束,问题接踵而至:

合资公司组装的第一批720辆车订购了一辆空,但随着后续组装生产的开始,最大的问题出现了:没有外汇。当时国内外汇储备相当匮乏,大量进口零部件需要大量不断的外汇支持,所以当大量零部件在美国码头积压时,矛盾又爆发了。一方面1986-1989年美国组装数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中国要求美国增加投资,而美国的意见是增加投资的前提是增加组装数量,这实际上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面对供应链的中断和生产线的停滞,美的在媒体上发布了北京Jeep即将停产的消息,这一消息的持续发酵将这家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推向了风口浪尖。随着美国提出“三停一撤”(停止资金投入、停止技术转让、停止人员培训、撤回合资公司美国员工),事情开始受到以时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朱镕基为首的领导的重视。成立了由北京市政府、中国汽车公司和BAIC公司组成的工作组。经过五天的反复谈判,著名的吉普风波终于圆满解决。最终达成的协议是减少组件数量,加快零部件本地化进程。

走上正轨的北京吉普的发展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国产化进程慢,零部件价格高,油耗比同时国产的桑塔纳和捷达高,维修不方便,这些都对切诺基的口碑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受到AMC、克莱斯勒、奔驰-戴克等合资企业数次合并重组的影响。从最开始生产JEEP品牌切诺基车型,最后变成现在的北京奔驰。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从意识形态到经营理念,从文化差异到民族感情,都经历了许多干扰,但北京吉普创造了历史,为世界各大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一条不可想象的道路。

北京吉普大事记:

最初组装的车型被命名为BJ213,采用2.5排量四缸化油器发动机,四前速手动变速箱,分时四驱系统。1989年改名为BJ2021,次年开始投产六缸4.0排量的车型。1993年开始生产切诺基BJ7250,采用2.5排量四缸化油器发动机,两轮驱动,这是在2021车型的基础上进行简化,生产的入门车型。1998年底,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始生产超级切诺基系列车型,顶部加高、车身加长。1999年开始生产BJ6420车型。2003年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始生产全新的JEEP2500车型,车辆的外观进行了更新,这次更新其实是中方主导的。2005年10月更名后北京奔驰-戴克汽车有限公司推出了排量2.7升的JEEP2700车型。2007年,2500和2700转入了现在BAW的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命名为骑士,车头不再有JEEP标志。最后放几张切诺基剧照。90年代末20世纪初,切诺基还是影视剧中出镜率很高的车型。不知道你能不能分辨出这些是哪些剧?

公布答案:

和出自陈主演的电视剧《黑洞》。

P3-P5出自李成儒主演的电视剧《六大罪状》。

P5来自Xu zhēng主演的电影《求生欲》。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Tik Tok的同名账户分享了更多的汽车故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