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广州车展因为疫情没有像往常一样在11月举行。我以为会效仿北京车展,那就算了。可能临近年底,突然宣布12月31日开幕(30日是媒体日,无票)。一个同事说,反正必须要做,因为20周年了。这句话提醒了我。所以,在作文里写几个感想,是一种回忆,一种纪念,一种情怀,一种希望。
我不仅没有去参加一、二届广州车展,甚至连这件事都不知道。直到2005年上海车展的一次采访,才听到广汽的一个人抱怨展厅停车不方便(其实当时华牧路展厅停车比北京方便多了)。还不如广州,第一次知道有广州车展。
你可能觉得我太无知了。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国际车企只关注北京车展,后来包括上海车展。只有两个车展,是厂家主导的,而不是几乎每个省会城市都有的经销商主导的车展。单双号交替举办的北京上海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厂商高层会出席,会出新闻。
尽管如此,出于好奇,我还是去看了2005年的广州车展。果然很多摊位都是经销商经营的,没什么可看的。随便逛逛,直奔盘溪,享受粤菜美食。
又一年过去了,2006年第四届广州车展,厂商似乎更加重视了。比如东风日产就摆出了一副大姿态,不仅发布了骏逸等全新车型,而且高层还参观了展厅并接受了采访。
但对于媒体来说,广州车展的吸引力仍然不够——下图是2007年第五届车展媒体日上午10点拍摄的,入口处几乎没有门。这一幕对于现在的年轻同事来说,恐怕是难以置信的。
采访的媒体很少,主要是看的东西不多。你看,包括商务车在内,只有37场新闻发布会,大部分是上午,下午什么都不会发生。
但“珠三角”的经济实力是中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正因如此,广州车展也逐渐热闹起来。而我自己,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每年11月都会去广州。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我认识几个东莞的商界朋友。每当荔枝成熟的时候,他们就会邮寄到北京,而且非常热情。所以,我买了几张车展的票,给了他们。但是人们一点也不感兴趣。原来他们认为买辆车去4S商店就够了。环境好,服务好,还能试驾。为什么他们要挤在展厅里?
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只能去地面一届,虽然每次都很累。
算上今年,我已经参加了18届广州车展。与过去相比,现在有几个变化。
第一,自主品牌已经有一定实力。
第一届广州车展开幕的时候,基本上是合资车企的天下。当时购车者普遍关注的是大众、丰田、本田、日产、别克。没有人会买自动驾驶汽车,除非真的没钱或者想学修车。每当欧美汽车行业有什么变化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媒体最热衷于猜测人们会将哪些新车引入中国。
2003年广州车展首次亮相。那时候自主品牌还很弱。比如奇瑞,刚开始连个正式身份都没有,只能靠“SAIC奇瑞”卖从西班牙买的车,但2003年已经推出了QQ、云起、东方之子,在自主品牌中还不错。吉利的骄傲处于一种原始、粗糙、简陋的状态。2003年推出的美人豹几乎是昙花一现。至于比亚迪,2003年收购Xi安秦川,刚刚跨过造车门槛,距离第一辆车F3诞生还有两年。
如今,奇瑞累计销售汽车900万辆,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汽车170万辆。吉利2020年累计销量已突破1000万辆,是国内第一个实现这一业绩的自主品牌。比亚迪今年1-11月销量163万辆,同比增长154.80%。
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是自动驾驶汽车越来越好。我个人对此深有体会。去年我开了一辆捷威,历时20天,行程10000多公里。经过东部和西部高原的高温,我不仅顺利完成了行程,一路上也享受到了舒适和便利,油耗也基本令人满意。相比之下,20年前,我开着自动驾驶汽车从北京到。出发的时候,我带了差不多一半的车的零件,一路修。回来后,所剩无几。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有进步,但也有差距。以一个销量很好的品牌为例,传播的挫折从来没有彻底解决过。还有一些自主车,后排和行李厢的内饰一直比较粗糙。再比如,合资MPV的座椅折叠大部分都可以轻松完成,而有些自主MPV则需要相当大的努力。
我个人有一辆2006年买的途安,马上就进入17年了。不仅性能依旧,去年我还开着它去过川藏线和青藏线,车漆和底盘也完好无损。希望2022年生产的自动驾驶汽车到2035年也能实现这一步。
第二,一些车企的宣传主题变成了智能化、网络化。
20年前,汽车公司宣传的主题是动力、性能、质量。如今,一些车企已经转变为专注于推动智能化和网络化。这也难怪,近年来汽车基本上都配备了传感器和中控面板,包括导航在内的各种驾驶辅助,以及车联网和各种应用,几乎是标配。毫无疑问,这是科技进步的结果。这种进步给每一位车主带来了安全和便利。比如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碰撞预警等驾驶辅助,有效提升了安全水平;再比如,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能说出它的名字,汽车就会自动制定计划,耐心细致地为你指路。
还需要注意的是,汽车的本质是驾驶。只有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再通过智能化、网络化,才能做到锦上添花。如果本末倒置,以智能化、网联化为主题,用它来掩盖机械、质量上的短板,那么这家车企的产品就不值得考虑。
至于那些自称定位于科技公司而非汽车制造公司的厂商,他们忘记了汽车制造的真正意义是服务,他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消费者,他们总是喜欢教育消费者而不是服务消费者。我相信,如果不纠正这种做法,破产是迟早的事。
第三,电动车从无到有,声音越来越大。
在第五届广州车展上,我采访比亚迪的时候,了解到他们正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铁电池,争取在一两年内推出电动双擎车。另一家汽车公司告诉我,他们希望在五年内(也就是2012年)卖出至少一万辆电动汽车。现在,这一切都成为了现实。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去年已经销售了350万辆。生产电动车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不仅有传统车企,还有新兴造车新生力量。
在展厅里,我很明显的感觉到电动车的宣传势头很猛,它的声音似乎比燃油车更响。
一百年前,电动车刚刚诞生的时候,人们就看到了它在性能上的优势。遗憾的是,由于充电和续航能力不足,电动车在市场竞争中输给了燃油车。燃油车后来居上,以绝对优势占领市场。近年来,电动汽车卷土重来。我不知道它是否有一天会彻底打败燃油车,但我知道,在它重新发展的初期,它必然会发出更大的声音,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认识它,接受它。
其实电动车和燃油车各有优势,适应的是不同的消费需求。所以,恐怕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会并存,而不是谁会完全取代谁。在这方面,造车新势力应该更加理性。在资金压力下,希望快速提升销量可以理解,但发表极端言论,甚至攻击燃油车消费者,是不道德的,是素质低下的表现。
回顾20年,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以后不管怎么发展,我觉得要明确两点:第一,汽车/电车是以机械为主的交通工具;第二,车企要为消费者服务,并从消费者那里获得合理回报。
如果你试图投机取巧,试图用“大跃进”的思维去开发汽车,结果可能不会太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