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论坛

人民网-媒体频道原创稿

豪情论坛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文红艳。

人民网10月29日电由人民日报社、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文红艳做主题发言。

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早上好!

很高兴在金秋时节与大家相聚在鹏城,共同探讨和交流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刚刚过去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大庆典,就是一次集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国14亿人民的爱国热情在空前高涨,人心在空前激荡。围绕这一“高光时刻”,各大主流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出了一大批站位高、视角广、融媒体态的新闻报道,充分展现了中华儿女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坚强领导下,同心协力谱写新时代中国发展壮丽诗篇的信心和豪情。可以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报道是各大媒体深度融合成果的生动展示,也是融合质变的新起点。

今年1月25日,带领同志到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着眼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大局和全媒体时代大势,对推动媒体融合深度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要努力因势利导、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加快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线上线下同心圆,让全体人民都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

媒体融合是党战略规划下的创新发展。从2014年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至今已有5年。五年来,我们与时代潮流同行,与技术创新共进,坚持引导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重,在更好肩负使命的任务中改变新闻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在主流舆论中重塑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取得积极成效。

媒体融合也是技术飞跃带来的一场深刻变革。当前,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纷纷诞生,赋予媒体新的时代内涵和发展空。全媒体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并存。各大主流媒体从推动产品整合、渠道整合走向推动平台整合、生态整合。机构在融化,机制在融化;内部在融化,内容也在融化;人力在融化,能力在融化。各大主流媒体在内容、渠道、手段、运营上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正在催化一个融合质变的新生态。

第一,内容生产的变革使得主流媒体的现象级产品层出不穷。与前几年相比,现在网络上的现象级产品大多来自主流媒体。十一国庆前夕,人民日报推出“中国24小时·地方篇”系列微视频,人民日报推出“70年70问”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引起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全媒体新闻平台撞词工作室联合腾讯追梦计划,推出公益游戏《家国之梦》,第二天就登上了手机应用商店免费游戏榜首。这些“爆款”的背后,是我们对新的生产机制的探索和追求。

二是传播渠道的改革,让主流媒体平台的建设稳步前进。主流媒体移动终端的迭代速度和社交传播渠道的广度令人目不暇接,互联网多平台。前年,人民日报启动了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建设,试图推动全国党媒的人才共享、内容共享、技术共享、渠道共享,协同探索盈利模式。去年推出了《人民》,我们尝试与优质内容生产者一起努力,汇聚线上线下的正能量。

三是技术手段的改革,使主流媒体的新兴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许多媒体瞄准关键技术、实用技术和前沿技术,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新闻采集和制作。人民日报也在研究党媒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的“算法”。今年7月,我们与中国联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5G媒体应用实验室。今年9月,人民日报发布了内容聚合与分发业务战略,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成立,探索内容传播与先进技术的整合与共享。三是技术手段的改革,使主流媒体的新兴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许多媒体瞄准关键技术、实用技术和前沿技术,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新闻采集和制作。人民日报也在研究党媒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的“算法”。今年7月,我们与中国联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5G媒体应用实验室。今年9月,人民日报发布了内容聚合与分发业务战略,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成立,探索内容传播与先进技术的整合与共享。

四是媒体运营改革,使得主流媒体服务价值不断扩大。主流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服务越来越多,互动性和用户体验越来越强。人民日报积极挖掘内容价值,努力扩大地域覆盖面、扩大人群覆盖面、扩大内容覆盖面。我们推动新媒体布局端口前移、重心下沉,提升本地化新闻信息服务;我们统筹线上线下的传播资源,如“中国真棒”、“时光博物馆”、“时光大篷车”,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天,各大主流媒体正处于爬坡过坎、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最需要“改”、“冲”、“干”行动的精神。如何实现融合,催化融合的质变,进一步加快构建融合一体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在此,我想谈一些想法。

首先,改革和适应是未来的关键。

本质上,媒体融合发展是技术演进引领的变革,媒体竞争力的打造是用户注意力引领的适应性创新。前者要求我们不仅要重塑新闻生产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还要重塑媒体的组织形态、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后者要求我们坚持融合发展的方向,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和生产要素,聚合各种应用,放大整合效率,增强用户的友好性和粘性,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近年来,人民日报社加快改革步伐,线上线下机制融合,报网略有开放,采编策略重构,用人机制更加灵活。全媒体“人民媒体方阵”拥有报纸、期刊、互联网、终端、微媒体、屏幕等10余种载体,覆盖人群超过9亿。

技术援助的背后是内生动力。回过头来看,曾经的技术如影随形,让我们脚步踉跄;今天,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媒体的“基础设施”,我们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当我们基本摆脱了技术焦虑,就需要重新审视技术的利弊,需要做出趋利避害的改变。以算法推荐为例,这种技术虽然解决了海量信息与个性化需求匹配的痛点,但也带来了“信息茧房”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下大力气研究既实现个性化推荐,又体现主流价值判断的“主流算法”。面向未来,要把技术创新和应用作为融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加快技术从“支撑保障”向“引领保障”转变。

第二,创新和变革是达到新高度的机会。

全媒体时代,用户的阅读习惯在变,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对于主流媒体来说,走在技术应用研发的前面可能并不容易,但创造性地运用技术,充分发挥技术的积极价值是现实的。

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但再好的内容,如果不适应用户阅读和收听习惯的变化,也会遭遇“酒香也怕巷子深”。信息生产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持续推进,不断产出高质量、有深度、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孵化品牌。要让这种创意持续生成,需要机制创新,探索合作众包的分享模式,实现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和互动传播,不断创造整合传播的新高度。

连接效果的背后是转化效率。网络内容生态的营造需要模式创新。随着内容商业模式、传播方式和呈现形式的改变,网络内容生态既有社会创造力量的蓬勃发展,也有同质化、变质、低劣甚至触碰红线的痛点。作为主流媒体,要引导社会创作力量规范创作,有序发展。人民网推出的“人民智造平台”,不仅以先进的商业理念开发应用场景,还为社会创作者提供政策引导、创作指导、版权交易、IP孵化、市场运营等一体化服务。

第三,价值不变是主流媒体永恒的主题。

无论技术如何演进,媒体形态如何变化,主流媒体都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导向。在全媒体时代,更需要我们唱响主流声音,不被似是而非的伪命题所迷惑,不被片面的诡辩所干扰,不被多元的价值观所消解,而是理直气壮,同时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引导社会情绪,推动实际工作,坚定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民心。

流量指示器后面是数值指示器。是引导舆论的能力造就了媒体,也考验了我们是否成功;决定我们未来方向的是“价值模式”。而这种“价值模式”是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统一。无论舆论格局如何变化,传播形式如何创新,受众需求如何多样,我们都要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使命,不忘自己的主动头脑,不忘根本。

人民日报作为党机关报,近年来充分利用媒体融合成果,丰富形式,提高实效,坚持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和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并重,坚持总结经验和研究问题并重,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并重,努力承担起“定海神针”和“中流砥柱”的使命。

同志们、朋友们,形势的发展令人振奋,媒体融合任重道远。推进媒体融合的自我革命,关键是坚持创新,勇于攻坚。关键是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时刻听从时代的召唤。决不能因为自满而丢掉位置,决不能因为不思进取而被淘汰。面向未来,媒体深度融合的每一步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努力。只要保持知难而进的坚定和勇气,就能激发媒体深度融合的力量,让正能量更强、主旋律更高,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的疆域,让党的声音传播得更广、更广、更深。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